版权所有:潍坊医学院 技术支持:山东泽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医学检验技术虚拟实验教学中心介绍
一、发展历程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 1937 年,经过 80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训,成为一所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2年,前身为始建于1984年的医学检验系,为全国第二批招生的医学检验专业。学院现有4个学系、5个本科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全国首批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3个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省内15家三甲医院建立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学院成立17年来,坚持以培养高层次医学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办学方向,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大力开展研究生教育,办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打造医教研产用五位一体的学科体系。
2002年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成立初期,仅建有医学检验实验室、麻醉学实验室、医学影像实验室;2007年初步建成眼视光学系实验室、康复治疗学系实验室;2008年学院成立“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由医学检验、影像、麻醉、眼视光学和康复医学等五个学系实验室共同组成;2009年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福建省医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7年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福建省医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年来,在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的实验室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实验教学中心条件日益提升。
二、建设情况
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建于福建医科大学台江校区,实验用房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1378台件,价值1469万,其中万元以上设备有174件,总计约1067万。
实验中心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中心管理人员为12人,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人、财、物统一管理。中心优化资源配置、注重人才培养、强化资源共享,提高设备使用效益,节省了实验教学经费,提升工作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实验中心专兼职教师12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专家1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中心18名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者9人,中级职称者9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100%,博士6人,在读博士2人。近年来,实验中心专兼职教师共承担国家、省、部及厅级科研项目60多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7项;获福建省医学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3项;在国内外各级杂志上发表论文700多篇。
实验中心面向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和眼视光学专业420学生/年开设实验课程,69660实验人时数/年(图1: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专业设置情况)。中心建有共享的实验室:实验准备室、贵重仪器室、科研实验室等,同时建有各专业教学实验室: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室、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实验室、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学实验室、眼视光学教学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对已开设实验课班级实行全日制开放实验,并服务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研究生课题研究,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技术人才。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搭建了教学、考核、管理集成平台,创建了虚实结合的医学技术教学新模式,通过虚拟资源共享与学术交流,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网络化、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更好地发挥实验、实践教学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学院依托已有的医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了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秉承“能实不虚、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理念,努力致力于虚拟仿真教研与推广。自2011年以来,在原有医学检验综合实验室、运动康复研究室、康复工程实验室、物理治疗实验室(PT)、作业治疗实验室(OT)、言语治疗实验室(ST)、眼科显微实验室、眼镜学实验室、眼科学实验室、视光学实验室、眼视光综合实验室等实体实验室的基础上,陆续构建了医学影像PACS教学实验室、康复评定PABLO PLUS系统(关节多维角度训练模拟系统)、医学检验数码互动实验室、医学影像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等虚拟仿真系统和实验室,并搭建起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平台(图2: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架构图)。中心与山东泽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梦之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晋江市博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陆续开放和建设的虚拟实验教学资源有:医学检验技术虚拟仿真资源19项、医学影像技术虚拟仿真资源10项、康复技术虚拟仿真资源14项、眼视光技术虚拟仿真资源4大项(19亚项)——图3: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资源。
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建设与运用,凸显了医学技术的专业特性,强化了医学技术学生的临床思维,全面提升了医学技术学生的实践技能,充分体现了医学技术教育和人才培养特色。(图4: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设备缩影)作为福建省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龙头单位,本中心将结合医学技术学科特点,进一步扩大建设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及校企合作来开发更多具有医学技术专业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实验教学平台功能;加强虚实实验平台的交叉融合,积极推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与学术交流,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力争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图1: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图2: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平台架构图
图3: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教学资源
图4:医学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设备缩影
上街校区: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350122)
台江校区:福建省福州市交通路88号(350004)
版权所有:福建医科大学 闽ICP备05005461